“日本最好的房子一般面积也不到140平方米,在我们国家140平方米可能还是普通商品房;欧洲很多老房子能改造尽量改造,而我们没多少年便一拆了之……”昨天,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呼吁国人反思和改变住宅观念。
宋春华说,从广义上讲,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培养全民的节能意识,特别在观念上需要反思。比如住宅的面积。有一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年-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后来面积在回落,2002年新建住宅的平均面积,瑞典是99.7平方米、德国是85.1平方米、日本是91.3平方米。在日本,最好的私人房产也即所谓“豪宅”,面积大部分在140平方米以下。但在中国,户型造得越大越好,14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还是普通住宅,还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要把有限的住宅资源和居住空间,在我们一代人手里就吃干榨尽。要树立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在追求舒适度时也要讲求合理、适度和可持续。国人要克服和摆脱“炫耀型、竞争型、摆阔型”的住宅消费心理误区,要引导公众选择经济适用、合理、节约的户型面积,让住宅回归合理空间。
宋春华还提到,欧洲不少国家对老建筑保护很重视,能不拆的尽量不拆,通过科学的设计、改造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我们的房子是“短命”的,没多少年就一拆了之,而且拆的时候也不在乎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在这方面,我们的浪费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宋春华指出在大力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建筑节能还要从广义角度考虑,提倡全天候、全寿命、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节能,帮助公众树立起科学的住房消费观,而且在规划设计中就要体现节能的科技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