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在公报摘要中,土地制度改革被认为信号积极,但被寄予更高期望的房产税则并未在公告中出现。多家证券机构分析人士表示,重大决定的全文目前还没发布,预计将在本周的周末或者下周公布,现在对政策走向下定论为时尚早。
土地制度改革信号积极
从公告全文看,有两处直接牵涉到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让广大农民平 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21世纪不动产集团市场发展中心总监桑豫峰认为,这意味着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有望试点推开。
桑豫峰谈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赋予农民更多财 产权利",这几句统领全局的话,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土地制度改革包括集体建设用地改 革,指出了方向,作好了基础铺垫。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相信将会稳步推进。具体的改革方案,有赖于中央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出部署。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这说明土地制度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地同权。
不过,中信建投苏雪晶称,土地流转是需要在未来5-10年不断运作、慢慢改善,很难现在就明确预期,因为土地流转的前提首先就是土地确权,"家底还没摸清,怎么做?"
另有证券分析师表示,公报至少表明土地供应会变化,以前是管理需求,今后将加强供应,相信这已经包含在政策推进和改革中。
苏雪晶就此认为,土地市场并不需要大规模供应,特别是那些没有效果的土地。"有的房企在三四线大量土地储备,并不一定是好事,估值反可能是降低的。"
"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即便加大土地供应,满足供给仍然会很难;而在三四线城市,用土地流转来冲击市场,并不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大影响。"苏雪晶表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