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动态 房产超市 二手市场 地产政务 家居装饰 自助交易 楼市论坛
 您的留言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专题 > 新年轮·大长沙 > 正文
中部崛起中长沙发展的几点思考

http://www.0731fdc.com  2006年08月31日   2006年8月01日 长沙晚报

  “中部崛起”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多元联动,系统推进。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突破,关键是要发挥和挖掘比较优势,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有符合本地实际、有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省会城市和中部经济起飞的引擎之一,长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与中部各省会城市相比,长沙自然地理独特,山水风光秀美,物产资源富饶,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显著。但长沙更大优势在于,它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长沙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七大文化支柱产业。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产值过1000万元的78家,过5000万元的32家,过亿元的12家,过10亿元的2家,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同时,长沙消费型城市特征十分明显,2005年长沙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总量排名第二。

  长沙的发展要建立在自身的优势之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把长沙打造成以文化交流为先导,以商贸、旅娱为支柱,融长、株、潭于一体的山水商都。同时,还要策划一批对长沙城市扩容提质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如可充分利用湘江、浏阳河、圭塘河接近形成闭合水系的有利条件,通过开挖一小段运河,打造城市“水路环线”,形成集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环城综合性经济带,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向北发展新区,打造新的增长极

  国内许多城市都把开发新区作为加快发展的首选战略。我国通过开发深圳、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了对“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发展起到战略牵引作用的重要引擎,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而长沙城区在经历了拓展河东老城、开发河西新城、推进南拓融城几番大的动作之后,北部相对滞后,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长沙以北的湘江下游和南洞庭湖地区,应是长沙沿江沿湖发展新区的首选之地。通过向北发展新区,可以推动长沙经济快速起飞。

  第一,能够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向北发展新区,不断拓展城市规模,在这一过程获取巨大的“发展红利”,并促进环洞庭湖地区的发展。同时,该区域内有京广线、107国道、湘江黄金水道经过,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通过制定以工业、旅游、生态农业、物流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移及发展规划,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带,促进全市的经济腾飞。

  第二,能够加强与武、郑合作,共同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撑作用。当前长沙向南发展空间有限,通过向北发展,为株洲、湘潭向北发展留下空间,引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拱托中部经济,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

  第三,能够妥善保护长沙古城,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各得其所。在城内大规模开发建设,不但开发成本节节攀升,而且不可避免地对长沙古城风貌、历史文化遗迹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干扰乃至破坏。而通过向北发展新区,既可尽量减少对老城区的人为破坏,疏散城区人口,缓解古城承载压力,又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保护古城,开发新城,打造名城”的最佳效果。

  第四,能够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向北发展新区可以促进城市布局的拉开、城市资源的调整、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的美化。

  总之,长沙向北发展新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已具备了较好的条件,通过编制战略规划、调整行政区划、开发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早日建成“大长沙”,营造长沙的大发展。

  加快发展城市群,构建“一小时经济圈”

  城市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域内,规模和职能不尽相同,相对独立,但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的若干城市和城镇的组合。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载体。在中国的版图上,城市群的分布明显显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情形,如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呈块状分布,然后依次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递减。目前,城市群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趋势,国家的“十一五”规划首次写入了城市群理论,并对城市群发展提出了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都把发展城市群作为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内已经形成或提出设想的城市群(含区域经济合作圈)多达40多个,中部各省市也纷纷提出了城市群战略,目前,中部地区已具雏形的城市群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赣北城市群、皖南城市群。目前,各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带正在逐步成为各地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近年来,湖南省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省会城市,长沙不仅要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龙头城市,还要进一步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构建以长沙为核心,辐射周边七个地级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引领省内城市群发展。

  目前,长沙具备构建一小时经济圈的良好条件 :一是圈内拥有广阔的共同市场。以长沙为中心,行车一小时左右的范围大致包括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总计8个地级市、39个县级城市,区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881.36万,加上流动人口,超过4000万,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二是圈内拥有日臻完善的基础平台。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座城市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衡阳市环绕周围,也在1小时左右车程范围内。圈内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长常高速、上瑞高速连接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城际快速公路的网络体系,铁路、水路也十分方便。三是圈内拥有众多省内知名企业。几乎所有省内知名的大企业均星罗棋布地坐落在这一区域,其中全省工业经济十大标志性工程的重点企业群全部在此区域内,圈内大企业云集,形成了一批大的并购和资本运营项目,吸引全球500强和大的跨国公司落户,做强做大产业链。

  目前,以长沙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初具雏形,要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冲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打破区域内市场分割格局中,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作者:杨懿文 (作者为长沙市商务局局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关闭窗口
 
· 长沙七成重点工程已开工 (2006-08-31)
· 谭仲池在商贸系统调研时指出 带头崛起中部 引领新潮流 (2006-08-31)
· 新河三角洲:83亿镶造城北明珠 (2006-08-31)
· 湘江北去 北城崛起(下篇) (2006-08-31)
· 湘江北去北城崛起(上篇) (2006-08-31)
· 2006湖南·开福现代物流经贸洽谈会开幕 发展大物流 构建大北城 (2006-08-31)
· 开福区如何才能跻身全国经济强区? 专家出“金点子” (2006-08-31)
· “长沙印象”全新出镜 高端策划公司参与中部博览会策划 (2006-08-31)
信 息 搜 索


自由交易信息推荐
· 转让一套三室二厅的
· 转让一套三室二厅的
· 转让一套三室二厅的
· 出租一套四室二厅的
· 出租一套三室一厅的
· 出租一套一室一厅的
· 出租一套三室一厅的
· 出租一套三室二厅的
· 出租一套三室二厅的
· 出租一套三室一厅的
进入自由交易区>>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800*600显示及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Copyright (c)2001 版权所有 长沙市房产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长沙楼市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2565831 2223504 经营许可证号:湘ICP证010022
All rights reserved, www.0731fdc.com E-Mail:web@0731f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