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静)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多位领导都坦承当前北京的房价增长过快,并切实深入地分析了原因。刚刚当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杜德印曾在人大分组会议上坦言,目前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把住房当成生活必需品,所以不仅是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甚至部分高收入的白领也对北京房价增长过快感到恐慌。这样,就出现了将房子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投资投机行为结构比例失衡的棘手问题。
杜德印分析认为,北京房价高主要有三个原因较其他区域特殊:第一,北京房子的供应已经不仅仅是区域性的供应,而是面向全国的供应,各地的人都可以来买房。第二,北京的住房不再单纯是保障性的,相当一部分人买房并非生活必需,而是投资甚至是投机行为。第三,北京大型机关和大公司林立,有钱的单位可以一次用高价买几十套,甚至是整栋的楼,然后卖给单位的员工,这也间接影响了楼市的正常发展。
据了解,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保证楼市健康发展依旧是今年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但是对于宏观调控落地的结果以及市场走向,业界认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在2月4日的“中国和谐地产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表示,根据相关部委工作安排,今年是房地产宏观调控落地之年,但结果很难预测。首先,今年股市的捉摸不定,将在客观上影响楼市;其次地方政府和企业,包括老百姓,对调控的认识程度和落实程度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再者,今年财税方面的配套政策,出台的力度和时机如何,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不小影响;另外,规范限制外资购房,同时又对外开放金融业,使得房地产的融资渠道大为拓展,也给稳定房价增加了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