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学区房”?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例如北师大附近的楼盘同样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一部分家长认为,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区房”的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重点学校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1962年教育部明文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的数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由于重点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催生择校热,譬如,重点学校要从现有体制取得经费,渠道之一就是“共建费”。政府、企业或机构资助一笔不菲的费用,学校提供学额作为交换。此举将权势部门子女的择校费转化为公款,不需要家长自行出资,对学校也十分安全。
学校对于地产的作用,在“就近入学”的声潮中不断扩大。不少房地产商以学区房的噱头上调房价,归根结底,学区房的存在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导致的。如果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赞助费和学区房问题才可能真正被解决。因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学区房投资并不是毫无风险可言,一旦教育体制有所改革,教育资源实现合理优化配置,学区房就很难再稳住在地产中不易撼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