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和在中国一样,人们最爱谈论的话题之一便是住房问题。但一提起住房,许多俄罗斯人张口却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这含义复杂的叹息,也许是对早已逝去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怀念与遗憾?
在前苏联时期,所有居民的住房是由国家统一包下来的,人人都可以排队等待分房,住户只要交纳象征性的房租和一些公共事业费用,就能免费拥有住房,而且还可以留给后代祝除了城市的住宅外,每个职工家庭还可以在郊外分得一块600-1000平方米的林地,作为别墅区,允许你在那里盖别墅、种蔬菜水果。这种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性分房办法,随着苏联的解体,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尽管有些人为了论证住房商品化的好处而把过去的分房制度批得一无是处,认为那只不过是权贵阶层运用小恩小惠掩盖自己化公为私的腐败行为的一种权术而已。但是,许多无力购房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当年曾经受惠的老年人,对于往昔还是怀恋不已。他们能不发出“今不如昔”的叹息吗?
这含义复杂的叹息,也许是对住房质量以及房价高低悬殊之大的感慨与无奈?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俄罗斯地陪列娜小姐和马克先生向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地三类住宅楼的情况。一类是斯大林时代盖的楼,质量上好,高大宽敞。即使一套“小三居”,实用面积也达百余平方米。一般楼层高近3.5米,外墙贴着白大理石,里面装修精致,设施齐全。这样的房子,当时主要是优先供高级官员、权威学者和著名艺术家们住的,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二手房”房价仍高达每平方米500-900美元。另一类是赫鲁晓夫时代的房子,外观简陋,一色的青砖或土红砖墙,没有任何装饰,直筒筒地立在那儿像个火柴盒。这种楼一般都是五六层,没有电梯,设备简单,而且大多是小单元。由于质量较差,单位面积售价现在还不及“斯大林楼”的一半。但是据说里面也都户户有热水、暖气供应,家家通煤气、电话。再一类是近十几年来新盖的商品住宅楼。这类房子较之“赫鲁晓夫筒子楼”来是既美观安全,又功能齐全,足不出“小区”就能满足餐饮、休闲、娱乐等要求,但房价却也高得令人咋舌。在莫斯科市内较好的位置,每平方米民宅的平均价格在600-1500美元之间,而黄金地段的豪宅最贵的竟卖到每平方米5000美元。尽管如此,房地产价格仍在以每月1%到1.5%的速度上涨。我在心中暗暗算了一笔帐,即使以每平方米1000美元的价格计算,现在俄罗斯人月平均工资是115美元,要想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住宅,需要不吃不喝积攒58年的钱才够(而且不包括装修费,装修的钱相当于房价的60%)。面对这高得离谱的房价,那些仅靠工资收入的俄罗斯人能不对天长叹吗!
这含义复杂的叹息,也许是对拥有几套住房或豪宅的“俄罗斯新贵族”的嫉妒与揶揄?
在莫斯科由红场去麻雀山的路上,列娜指着一片新区告诉我:
“瞧,这儿就是有名的‘金辣椒’新贵族住宅区1我放眼望去,全是一幢幢外装饰十分豪华、建筑风格异彩纷呈的别墅式小楼。这样的住宅,单位面积都在4000美元以上,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企及。据列娜介绍,能够得上“新贵”级别的,约占莫斯科人口的8%;从一份资料上我看到,莫斯科市每年“正当收入”在100万卢布(约合3.5万美元)以上的大约有1‰的人。而在新贵族小区买一套面积为280平方米的混凝土毛坯房,就得150万美元;如果加上高档装修,最贵的市场价格为360万美元。一方面是低工资的普通市民买不起住房,一方面是“新贵”们换了一套又一套豪华住宅,平民百姓们心理怎么能够平衡、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中华工商时报管益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