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6月1日向外界宣布,韩国首都汉城内268家公共机构中的200家将从年底开始全部搬出汉城,最终的搬迁计划将在今年8月敲定。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政府的这一举措与此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迁都”事件有极大的关系。上个月韩国政府组成了负责行政首都建设事务的“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开始了新行政首都的选址工作,“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将对8-9处候选地点进行专家评选工作,7月份公布各候选地的最终得分。以此为根据,该委员会通过与相关单位协商后于8月份最终确定地点。候选地点的评价标准包括国家均衡发展、国内外接近程度、环境、自然条件、城市开发费用等。该委员会局长朴相圭表示:“以下地区不列入候选名单:与军事设施或与现有城市相邻的地区,与汉城距离较近的地区。”
开始行使职责的平衡国家发展总统委员会近日也宣布,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公共机构必须全部搬出汉城,除非有些机构被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汉城落户。韩国国家建设交通部指出,韩国政府已经初步确定了需要搬迁的公共机构的名单,其中也有一些是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以及政府赞助的研究机构。该委员会将根据一系列相关问题听证会的内容在今年8月份前提交一份最终的搬迁方案,其中包括需要搬迁的机构名单,以及对受搬迁影响工作人员的补偿计划。
根据韩国国家建设交通部以及平衡国家发展总统委员会的消息,大约有35000名工作人员将随同这些公共机构的搬迁在新的环境中工作,预计整个搬迁计划将在2013年全部完成,而韩国政府目前还没有给出整个搬迁计划所要花费的资金预算。
韩国国家建设交通部的一名官员指出,一旦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这些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200家机构将依据国家确实的方案逐步搬出汉城,在新的办公地点开展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新的行政首都也将建立。
另有消息人士指出,韩国政府目前仍然没有确定这些搬出的机构在哪里安新家,但是韩国国家建设交通部的官员却指出,这些公共机构将依据他们的功能被“分而置之”,同时为了方便这些机构的办公,附近还将修建一些配套的设施,例如教育、住房以及其他的机构。
据韩国房地产行业认为,根据该委员会提供的方针,最有竞争力的候选地点是韩国忠北清原郡五松地区和公州市长起地区一带。“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表示,他们将在下半年通过国会来决定国会、大法院等立法司法机构是否一同转移。新行政首都规模为2300万坪,可容纳50万人,将于2007年开工,2012年开始入住。据韩国政府透露,行政首都建设工程到2010年左右进入搬迁阶段,在此期间搬迁的人口也将达50万人,预计耗费的资金为380亿美元。各行政机关占地230余万平方米,总统府和国会占地约33万平方米。
新闻资料: 汉城与忠清地区
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总面积605.52平方公里,人口1046.9万,占韩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北部地势较高。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
汉城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汉城。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汉城附近称为南平壤。1068年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汉城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解放后,复称汉城。1949年8月,韩国将汉城定为“汉城特别市”。
汉城在1986年举办了亚运会,1988年举办了奥运会。2002年与日本共同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
忠清地区由忠清南道和北道组成。其中忠清南道位于韩国中部,面积为8547平方公里,人口达185.5万,由6市、9个郡组成。忠清南道在韩国的三国时代曾是百济国的中心,高丽时代称河南道,自1896年起开始使用忠清南道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