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动态 房产超市 二手市场 地产政务 家居装饰 自助交易 楼市论坛
 您的留言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房产新闻 > 域外传真 > 正文
抑制房价可借鉴新加坡模式

http://www.0731fdc.com  2005年3月21日   海峡都市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昨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此外,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无论是提高个人房贷利率,还是将首付款比例由两成提高到三成,都可理解为中央政府面对当前大中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增长过快的市场态势,通过利率和约束银行放贷等宏观手段来平抑房价,体现的正是宏观调控的理性思维。

  其目的,应该有以下两点:首先,限制恶意借贷者。在目前各地的贷款购房者中,有相当数量的贷款人根本不具备还贷能力,恶意借贷导致的后果是大大加剧银行的负债率;其次,抑制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价格虚高,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通病,如何抑制房地产价格?调高房贷利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但在这一政策公佈之后,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个人房贷利率的调高,对于贷款者中的富裕阶层影响将很小,但对于贷款者中的大多数---广大的工薪阶层,其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这势必增加他们购买住房的经济负担,迫使其减少购买慾望,这是否公平、合理呢?再说,此举未必就能抑制炒房行为。

  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如果不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这一政策则可能导致新的不公平。如何让公平的阳光照到大多数人身上?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新加坡模式值得参照。所谓“新加坡模式”,就是指新加坡为了让本国的居民居住质量整体性提高,出台政策,限定该国居民每户只能在新加坡购买一套按照政府定价的住房,不得购买第二套,以防止有钱人炒房。

  新加坡模式未必完全适用于我国,但它的基本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应该抑制的是非居住性住房的购买势头,也就是某些经济学家主张拥有多套房屋作为小康标志的那类。政府可以通过对非居住性的商品房交易课以更高的税,而不增加那些真正需要一套住房的购买者负担;更进一步说,政府应该为购买第一套住房的普通消费者提供优惠的措施,以保障大多数人的住房需求。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大多数人“居者有其屋”。

  利用利率的槓杆进行如此调节,既达到抑制房地产价格过高、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又更好地维护社会中低收入者的基本利益,这才符合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

  (作者:王毅)

打印页面】 【推荐给朋友】【关闭窗口
 
· 预计美国2月房屋开工料小幅下降 (2005-03-17)
· 英国房产市场,又一个泡沫? (2005-03-16)
· 格林斯潘:美元贬值制造楼市泡沫 (2005-03-16)
· 英国房产市场,又一个泡沫? (2005-03-16)
· 福布斯榜上富豪都住什么房子 (2005-03-15)
· 福布斯公布2005富豪榜:5大华人地产巨头上榜 (2005-03-15)
· 英国房价持续下跌 (2005-03-15)
· 台湾:上半年房价涨势趋缓 中南部议价空间大 (2005-03-14)
信 息 搜 索


自由交易信息推荐
· snqi23求租商业用房
· 5512760出租三室二厅
· hjxuan出租办公场地
· yh0907求购二室二厅
· liusihui转让二室二
· 昌浩房产转让三室一
· ok_ok出租三室二厅的
· machll出租门面的房
· 昌浩房产转让三室一
· xxhk出租一室一厅的
进入自由交易区>>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800*600显示及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Copyright (c)2001 版权所有 长沙市房产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长沙楼市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662665 4662666 经营许可证号:湘ICP证010022
All rights reserved, www.0731fdc.com E-Mail:web@0731f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