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大力推动的印度购物中心的发展,拉维·拉赫伽描绘了一幅悲观的前景。他说:“现在彷佛站在悬崖边上,只要推一下,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目前在整个印度,许多购物中心都建在城镇边缘,如古尔加翁,那是一个客服中心汇集地。热钱、饥渴的开发商和不成熟的零售方式都聚集到这里。
业内数据显示,在印度最大的8座城市,共有219座购物中心在建,总面积达6600万平方英尺。此外,在斋普尔和晨奈等规模较小的城市,也在建设38座购物中心,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英尺。
K.Raheja是孟买一家家族控制的大型地产开发商。主管拉赫伽认为,在那些计划于2008年前完工的在建项目中,只有1/5能在建筑和现代零售设计方面达到国际标准。而拉赫伽将旗下的Inorbit购物中心便归入此列,正在收取回报。
例如,仅孟买市郊一个中产阶级聚居的马来德地区,就有6家购物中心,Inorbit是其中之一,这里同时汇聚了经济改革最好和最坏的一面。比起精英人士所热衷的孟买南部地区,这里的耐用品、服装及餐饮销售低了一倍,租金也便宜1/3。
购物中心只是印度繁荣的房地产市场的一部分。更多人正通过按揭贷款购买住房;当地的房地产基金已经形成,大量外资正涌向印度。
房地产走向喜忧参半
然而许多人为此担忧。继调高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权重后,今年1月,印度央行又上调利率,敦促各银行防范风险较大的借款人和资产质量的下滑。
在帮助中低收入层购买住房方面起着带头作用的住宅发展金融公司也有着同样的担心。该公司董事长迪帕克·帕瑞克说:“我看到很多空置的购物中心。”
他认为,商业租金的不断上涨不利于那些租房、而非买房的初创公司。IT企业等公司对办公及其它空间的强烈需求一直是推动土地开发的因素。
这典型地体现在南部海滨城市晨奈。由于班加罗尔等IT中心的满溢,晨奈成为诸多受益的二级城市之一。
也有一些人满怀希望。孟买金融服务公司Indiabulls的执行董事加甘·班加表示:“孟买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如果说有泡沫,那就让它有好了。”Indiabulls与美国投资公司Farallon合作一家印度房地产基金,并持有少数股份。
Indiabulls成为近年来衡量地产热的一个指标。它于2000年创立房地产基金,投资组合包括各种金融产品。由于去年对孟买两家原纺织厂报出前所未有的竞价,该基金名声大噪。它以27.6亿卢比购入一块地皮,并在5个月后又斥资44亿卢比买下附近另一块地皮。
这一项目占地19公顷,总体开发包括350万平方英尺的可出租空间,但如今因一起质询而被搁置,该案已报呈印度最高法院。
班加表示:“开始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两点:被积压的需求和供应不足;我们还发现,许多在房地产领域涉足较深的外国银行渴望进入印度市场。目前还是这样。”
Indiabulls计划将两块地捆绑为一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新加坡上市,或经监管机构批准后在印度上市,这可能需要等很长时间。
Indiabulls的大胆竞价凸显出该行业最令人担忧的因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商业地产开发用地的价格涨幅最大。
今年1月,印度市值最高的私营企业信心工业公司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以110亿印度卢比的出价,在孟买北部新兴商业中心Bandra Kurla购得一块7.5公顷的土地。
安巴尼正大量收购土地,为下一步大举进军城镇和特别经济区做准备。他将开发一座包括办公室和会议室在内的综合商务楼,其土地成本相当于每平方英尺1.8万印度卢比,几乎是两年前的一倍。
外资的介入
一位外国基金管理者抱怨说:“市场很热。很难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项目。”然而外国投资者似乎并未却步,尽管“大量资本”还未能实现很多交易。
班加表示,全球投资者“希望在新一波浪潮开始前,看到现有投资取得进展”。
迄今为止,已有8家外国基金向印度房地产基金投入约10亿美元。印度商业地产9%至10%的高回报率,是这些基金可能加大投资的原因之一。
当地的房地产基金筹措了大约20亿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住宅发展金融公司2.3亿美元的基金。未来几个月,它将跟进一个规模为5亿美元的国际基金。
根据第一项基金,一半的资金用于科技园和多用途开发。住宅发展金融公司表示,它一直通过与建筑商共同开发土地及管理地产来拓宽经营渠道。
通常为员工提供住所的印度大型雇主,正要求住宅发展金融公司这样的机构扮演房东角色。例如,有一项方案为:住宅发展金融公司向建筑商提前支付几年的租金,以持有其地产,而租户(也许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向住宅发展金融公司支付租金。
在欢迎美林、纽约建筑集团铁狮门等外国公司引入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帕瑞克也认为,外国资本只会促成泡沫。
他补充说,在住宅市场,由于土地价值不断上涨,而终端用户定价明显平平,“它们意识到,自己来的时机可能不对。”
(作者:霍泽姆·麦钱特(Khozem Merch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