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慧眼看市 > 本网视点 > 楼市观察 > 正文

每日楼市观察:房地产是经济中流砥柱 投资房产永远不晚

2013年12月04日11:12:49      0731房产网综合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和估值修复年

  2014年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改革。土地改革、国企改革、养老等应该都会带来超额的投资收益。对于房地产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期在2014年将得到修复,过低的估值也将得到修复。

  2013年土地市场及一线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各大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是否有破灭风险?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如何演变?对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国泰房地产分级基金经理章赟及荣获《新财富》2013年房地产最佳分析师第一名的国泰君安房地产研究员孙建平、李品科。

  房地产市场已现分化

  证券时报记者:继北上广深的调控政策收紧后,二线城市也开始纷纷出台调控政策,您如何看当前的调控政策?

  章赟:临近年底,众多城市的房价涨幅超过年初预定目标,调控压力较大。从调控政策内容看,无外乎三个方面:增加土地供给、上调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以及提升限购标准。从效果看,增加供给将对房价起到抑制作用,但产生效果的时间会较长,明年的土地供给增加影响的是后年的房屋供给量;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现在已是六成,提高至七成的影响有限;提升限购标准这块,不过是短期内把原本符合购房资格的人群购房时间向后推移,并未从实质上影响整体的购房需求,而且执行效果有待观察。因此,我们的判断是,新政策在2014年难见成效。

  孙建平 李品科:由于2013年土地市场火热,预判2014年住宅供应量将回升,加上此次一二线城市的调控加码,我们认为2014年房价涨幅将趋缓,整体市场以平稳健康为主。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是否有破灭风险?其对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影响如何?

  章赟: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分化。自2010年4月份“国十条”调控至今,一线城市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的购房人群刚性需求占比已高达90%,投资投机性需求被挤压,因此在宏观经济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这些城市的地产还是有实际需求的支撑。而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出,户均住房已多套,未来风险相对较大。

  总之,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同时地产产业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巨大。未来如果市场泡沫破灭,将带动宏观经济整体快速下滑。目前居民购房的贷款比例高达60%,如果泡沫破灭,宏观经济快速下滑,购买力的加速收缩将引发抛房潮,届时宏观经济、银行体系都将陷入瘫痪,情况可以想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

  未来防范地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增速不可大幅下调,另一方面短期部分城市还是要坚持现有的调控政策,防止投机性需求重演。

  孙建平 李品科:目前国内的资产价格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我们认为,中短期内并没有破灭的风险,因为需求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包括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单独二胎”的逐步放开、政府对于地产的及早调控,都使得部分区域市场存在的资产泡沫会在后续得以逐步消化。

  目前房地产市场并不需要大幅度加码调控,市场分化也较为严重,市场较好的区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的核心问题不是投资、投机过多,而是供应不足。未来随着供应的回升,预判市场将以健康为主。而部分需求不足、供应过大的三四线城市,反而需要政府支持和扶助,需要控制新增的过大供给。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版权属0731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第2页/共4页  
  • 1
  • 2
  • 3
  • 4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留言新闻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资讯搜索
  • 专题搜索
  • 访谈搜索
热点资讯
查看更多>
  • 今日
  • 本周
  • 本月
楼市排行
最新开盘查看更多>>
独家专题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