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证券时报记者:房地产行业将如何演变?未来中国经济与房地产的依存关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章赟:房地产市场从2011年年底复苏至今,已连续两年销量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短期来看,一方面,前期连续两年的市场持续向好已经消化了相当比例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按揭信贷还是有所收紧。因此,我们判断12月份的成交环比将有所下降。中长期来看,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开始计算,这轮地产周期已开启15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结束,购房人群在缩减,估计2014年之后进入平稳增长期。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轨迹,投资占比将逐步降低。对中国而言,这种趋势也难以避免,地产行业本身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出现下滑是趋势,但这并不说明中国经济与地产的依存关系会随之降低。在之前阶段,地产对产业链前端以及后端的投资和相关消费拉动较大。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地产后端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使得地产仍将是经济发展较重要的因素。
孙建平 李品科:房地产行业走过高速成长的黄金期,但不代表已没有发展空间,未来集中度和相关服务行业的提升将是大趋势。房地产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依赖也是不可取的,地方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等模式存在改变的可能。
证券时报记者:央视《每周质量报告》11月24日报道称,通过调查发现,有45家知名房地产公司欠缴土地增值税,且数目惊人。对此,您怎么看?
孙建平、李品科:上市公司普遍对于土地增值税计提充分,因此严格土地增值税清算并不影响开发商的损益表,2008~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年均土增税税率为5.7%。严格征收对现金流量表有影响,但程度有限。行业平均来看,目前新项目的预缴平均比率为2%~5%,与实际清算的比例相差不大。并不是全部计提会同时需清算,达到清算条件才需要清算,且所得税还有25%抵扣。伴随行业毛利率下降,预计预缴和最后清算差距会越来越小。
章赟:近期媒体对地产的负面报道偏多,估计也跟年底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大有关。但在报道后的第二天,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澄清公告,深圳地税局相关人员也正式澄清,国税局后期也做了相关证实,因此也就不存在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