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省的消费品价格连续三个月较上月增长1%或按年增长4%,地方政府应暂停出台提价项目3个月。
分析师周一称,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似乎没有求助于加息,而是把焦点转向了地方政府。此前,国家发改委宣布了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最新政策。
投资者将国家发改委的新指令看成是可能上调贷款利率的前奏,这导致上海和深圳股市的股价周一下跌。
为了防止出现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上周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在整体价格上涨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暂停出台提价项目。
如果某省的消费品价格连续三个月较上月增长1%或按年增长4%,地方政府应暂停出台提价项目3个月。
目前运输、电力和供水行业部分领域的价格仍然由政府控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3个行业已出现供不应求。
国家发改委还要求各地方政府调查并重新评估某些经济领域的固定投资项目,另外还要对用地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农业用地没有被转为工业园区。
中国政府一直在集中力量为房地产、钢铁、水泥和铝业等特定热点行业降温,而没有冒险采取全面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的措施。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飙升了43%,推动第一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1%。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流入上述热点行业。
但是国家发改委上周末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最新政策措施却使投资者担忧,诸如加息等其他减缓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措施可能即将浮出水面。
上述措施发布之前,银监会于上个月向各银行发布指示,要求他们不要因“五一”长假而将5月份的贷款提前至4月份发放,这项措施起初也被视为即将实行抑制信贷增长的严厉政策的预警。
国信证券驻深圳的分析师邵秋涛表示,投资者担心更加严厉的措施正在制订之中。
高盛经济学家梁红称,上述措施可以使中国政府有更多时间采取行动,消除人们对经济过热的担忧。
但是她说,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措施只是针对表面症状,而非针对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以及实际利率过低等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瑞银经济学家JonathanAnderson称,新措施本身不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
他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谈到发改委的措施时称,他认为,这确实意味着中国政府越来越注重采取行业投资限制政策,尤其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中国政府今年开始扩大上述政策的范围,要求对所有新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查。
但是他说,这也证实,中国政府将暂时不会采取对宏观经济有更大影响的措施,如全面控制信贷和大幅加息。
此前Anderson预计,中国将继续集中精力为特定行业降温,并可能根据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水平小幅提高利率。
(据道琼斯通讯社5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