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多多 权益难保障
对于购房人来说,赠送面积确实具有吸引力,不过,有专家提醒,赠送面积的一些弊端和隐患,也需慎重考虑。一旦一个小区的赠送部分过多,这个小区的容积率势必加大,加之露台、阳台等偷换面积严重时,建筑密度增加,业主的采光度、居住舒适度、安全度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如“赠送”项目的一套两居室户型中,规划中把应属于露台的部分,变成了赠送的“卧室”,如果被封闭成居室,将把客厅的光线完全挡住。
而发生纠纷以后,这些‘赠送面积’不会计入建筑面积,在房产证上也没有体现,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权益很难得到法律保护。此外,这部分面积也不可用于投资、抵押,同时拆迁时也不会得到补偿。
还有一个更大的风险是,若不幸遇到实力弱的开发商,将来换了一家公司接管,要求业主归还当初说是赠送已经改为业主的房间的面积,新公司可以起诉业主“不当得利”,要求业主归还,业主通常不愿意拆除已经改建的物业,那就只能将已经改建的面积买下来,这样就莫名其妙要付出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的一笔额外的费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有些“送面积”更像个噱头,实际上是用数字游戏迷惑消费者,有赠送的面积,让购房人难以比较房屋的单价,实际上,有些项目细算下来,并不比周边项目便宜。
所以,该业内人士建议,购房者需要理性看待“买房送面积”,根据自己的住房实际需求去衡量,再决定是否要购买。如果产品设计合理,开发商“赠送”面积能被合理使用;但如果只是冲着“赠送”而出手,一旦户型设计不合理,就会增加购房者后期装修成本,甚至造成使用不便,那就得不偿失了。
写进合同才牢靠
楼市促销时期买房送面积成为开发商一种促销宣传手段,如果购房者遇到购房送面积的情况,一定要清楚的把握好如下三个要点,才能真正处理好置业问题。毕竟在这个商业诚信缺失,猫腻多多的楼市环境当中,多谨慎小心是有利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
第一,签合同之后再交定金,在签合同之前,一定要把赠送面积的条款正式载入合同当中。如果在签合同之前就把定金给交了,那么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就易手了,若是在后面遇到开发商不履行口头承诺,即使能够打官司要回自己的预付定金,也会消耗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很不划算。购房者在购买这种赠送面积的房源之前,一定要把赠送面积的条款切实写入合同当中,形成文字性的合同,这样才真正受法律保护。对于开发商的口头承诺,不要相信太多,只有合同才是正规可靠的。
第二,要弄清楚赠送面积的真实情况,千万不要被开发商用一些花招伎俩给糊弄和忽悠了。如果赠送的面积是切切实实的,对于购房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开发商若是真心想要送面积的话,倒不如干脆降价,那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之所以选择赠送面积这一手段作为促销方式,自然是因为其中可以做文章,购房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这些小花招给忽悠和糊弄过去了。比如说,有些开发商会把公摊面积、公共绿地面积、阳台等算作赠送面积,这实际就是玩障眼法,因为这些本来就是属于购房者的,不送也是他们的。
第三,在验房收房过户的时候,要确认赠送的面积是可以办理房产;证的,是享受跟主体房产同等待遇的。有些开发商在实际交易当中,也的确会赠送给客户一些露台等还算实用的面积,但是这个面积并不能载入房产证,不享受产权待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赠送面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违建面积,遇到拆迁或者一些争议纠纷的时候,就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开发商赠送的面积,一定要写明白,是能够跟主体房产享受同等商品房产待遇的购房者在置业的时候,不要仅仅因为一些促销宣传就动心,要认真分析这些促销宣传背后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购房者自身的置业利益。
虽然高赠送率的房子有一定的风险,但还是有很多购房者非常青睐此类物业。若是想买高赠送率的房子,最好能要求开发商将赠送的面积写入合同,若是无法达成,可以要求签订附带的协议。若是这两者都无法满足,可以将标示了赠送面积的户型图的宣传单,拿去给开发商加盖公章。
若是前面三者都无法得到配合,可以将销售人员卖房时候的情况录音录像,将这套房子的具体情况和销售人员进行核实,并确定这是公司的赠送行为。若是此后出现一些不利于购房者情况,购房者可以以此进行举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多详情点击进入【行业警示】栏目
点击进入【企业信用】栏目进行投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