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价格战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一道“风景”。昨天是电视机赔本狂甩回赠用户,今天又上演汽车价格大放血真情回报,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咱老百姓。如今装修价格战也呈愈演愈烈之势,然而这场价格战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总体价格,你的柔情我不懂
目前的京城家庭装修市场上,装修报价的混乱是人所共知的,消费者在向数家装饰公司询价后,发现同样的工程报价往往相差很大。例如铺装实木地板一项,收费从几十元到数百元的都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家庭装修市场缺乏统一规范,各装饰公司自行其是造成的。一般装
修的报价由装饰材料的价格、工人工费、税金和企业利润四部分组成,而这四部分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导致了装修报价的混乱。
———材料价格。家庭装修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大小小要用到将近100种材料。即使不算辅材,主要的装饰材料也有30种左右,每种材料又有许多种品牌和款式。根据材料的品牌和款式、建筑质量的高低、使用地点的不同,装修的施工工序也会有所变化。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了各个装饰公司报价的不统一,有时甚至相差几倍之多。加之各个装饰公司的进货渠道不一样,即便是使用同种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工序相同,价格上也有差异。
———工人工费。现在每个装饰公司使用的施工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其施工水平和报酬也不一样。例如,由掌握施工要领的“大工”刷墙面,与让刚刚接触家庭装修的“小工”铲墙面,其工费就相差很多。加之各装饰公司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就更增加了装修价格的混乱程度。
———应交税金。每个正规的装饰公司都要依法缴纳税金,但税金由谁支付、支付多少,每个装饰公司却不一样。其实根据“谁经营,谁纳税”的原则,这些税金应该由装饰公司缴纳,但有些装饰公司却将这笔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公司利润。装饰公司的利润,就更是根据老板的“胃口”大小自行确定了。正规的装饰公司的毛利率一般在15%—20%左右,但一些装饰公司的毛利率却可以达到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
以上这四个决定装修报价的因素,全都没有一个市场统一规范,难怪消费者会抱怨装修价格“乱”了。有些装饰公司为了牟取更高的利润,在签订合同时只注明施工项目,而不写明装饰材料的品牌和型号以及具体的施工工艺、工序,为偷工减料创造“方便”。
分解价格,变着法子宰百姓
从家装市场报价来看,采取价格分解方式进行报价的装饰公司不在少数。他们的普遍做法是: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分项分别报价。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不明不白地交钱了。
国外心理专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商品价格发生任何变化时,都会给消费者产生心理暗示,促使消费者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正是利用这一心理学结论,一些家装公司采用价格分解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如果是把10元的价格简单地分解成两个5元,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都会带有商业动机,因此在价格分解上,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也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
从上述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价格分解的目的就是变相地提高家装价格,其结果是消费者被欺骗,企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此举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广大客户,而应该是企业自己。专业人士称,目前家装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家装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那么老百姓就会从心里对这个企业产生认同感,企业也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的这些企业管理者,在处理企业某些问题时,总是爱犯“投机取巧”和“目光短浅”的错误,而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决策。
泡沫价格,装修回扣大行其道
一般来说,家装中的回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由装饰公司包工包料全权代理的“通吃”。二是中介人带自己购买材料的“单吃”。对于包工包料的装饰公司,由于用户将所有费用交由他支配,因此材料的选择空间大,吃回扣的灵活性、安全性也较强。通常情况下,这种全包的装饰公司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取回扣:一是购买低价位的次等品冒充高价位的优等品,获取中间差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质量问题,他们往往会以“行家”的身份向你解释问题的缘由。二是购买真正的优等品,但事先与商家做好“勾兑”,以抬高价格的方式获取差价。这种瞒天过海的方式确实让装饰公司挣了不少钱,但这种短期行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却极为不利,一些精明的用户已有所察觉。
为了摆脱装饰公司的回扣环节,许多消费者开始热衷于自己购买材料,只把施工交给装饰公司。但这样依然有回扣可赚,若你带装修工人一起购材,他会提前到市场与一家或几家材料商达成协议,密谋底价是多少,给用户的售价是多少,中间的价格差则为他的回扣。这些回扣少则上百,多则上千、上万元。或者在你不注意时,频频向商家递送眼神,发出信号:抬高价格,我要回扣。
装饰公司、工人为材料商牵线搭桥,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商家开始专攻这条“发财”之道。在开业之前,事先邀请一些知名的装饰公司、业务量大的装修工人聚聚场,花上上万元的费用作红包散发,并许诺只要介绍用户即可给5%—10%或者更高的回扣。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介绍,成都一商家在开业前仅发红包一项,就花去6万多元。对不给回扣的商家,就可能受到对方的报复。一位用户去买板材,陪同的装修工人私下向商家要回扣,没同意。结果,用户买去没几天,板子质量便开始出问题。后来才查明,工人在装修时趁用户不在,向板材泼开水,让湿气渗入里面,然后擦干外面的水珠,刮上底漆,刷上油漆,不懂行的消费者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但几天之后,便开始脱层、鼓泡。用户就会去找卖者理论,使商家损失不校另外,这些“参谋”会直接“修理”用户。如果消费者没有在他事先“勾兑”好的商家处买材料,他会带着你满市场跑,说这家的产品差,那家的价格高,并大力向你推荐先前的产品,直到让你落入圈套。
装修对每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件大事,消费者应提高辨别力,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作为家装公司来讲,也应加强自律,以信取胜。谁来规范家居装修价格?因为受地区差异的影响,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报价标准。为规范家装价格报价体系,北京市装饰协会出台了一个指导性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上缺乏强制性。因此,北京市目前家装价格“随行就市”现象较为普遍,各家装饰公司的报价高低不一,也很难确定谁违规谁合法。在这种状况下,广大消费者只有睁大眼睛,提高警惕,多家询问。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也不要单纯以价格来选择家装企业,“马路游击队”就是很好的例证。
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