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上半年尾声,土地市场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已逐渐固化。去年不少条件一般的地块被热捧的局面已经褪去。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受到房地产行业降温影响的土地市场,短时间内很难再现此前的火爆。尽管开发商购地趋于谨慎及理性,政府亦在房地产市场降温之际放缓推地步伐,但纵观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其中不乏亮点事件。本网就此整理了上半年发生在土地市场的八大亮点事件。这些土地事件涉及养老地产、土地拍卖、土地政策等方方方面,它们不仅在当下引起业内外轩然大波,也是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演变起着推动作用的重要角色。
![]() |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这将是继备受关注的社保基金审计和政府性债务审计之后,又一次全国性专项审计,也是首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收支审计。
![]() |
本网点评:目前,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决定地方财力的关键砝码。地方政府对卖地的热衷直接导致我国非农占用耕地情况严重,不当使用、非法挪用土地出让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全面审计土地财政有利于将财政阳光化,并扭转土地财政用于还债的畸形定位。
3月19日,深圳市土地交易中心发布的公告显示,位于宝安区和龙华新区的两块养老设施用地挂牌出让,这是全国首例的养老设施用地出让。公告显示,两宗地块的土地出让使用年限均为50年。按照估算,每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仅一两千元。前不久宝安中心一块商业用地拍卖,楼面均价十倍于此价。
![]() |
本网点评:深圳此次“引入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实际上是改变了以往社会福利用地只能由政府投资开发,而“民用养老院”只能租赁场所经营的局面。但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是刚开始起步探索养老地产发展,因此养老地产的发展前景还有待观察。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