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我们叫做房地产市场上的波纹效应,比如说深圳,我们发现市场的变化最敏感,前面的嘉宾在讲的时候,已经说到深圳现在市场的反弹比较快,包括开发投资的指标在快速的回升。但实际上在很多的城市,还处在比较平稳或者还没有太大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深圳像湖中心投入一颗石子,会慢慢波及到其他城市。深圳这个市场的变化,影响的范围是非常非常之大的,远远超出他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实际上其他城市的变化规律未来和深圳一样,如果我们的企业选择的组合,可以减少市场的波动对企业经营的业绩或者绩效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逻辑。第二个逻辑依托规模化的经营方式进行多区域、多城市联动开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然后获取规模的效益,能够提高利润,推动企业的规模扩张。实际上,尤其是一些在产业化方面做得比较先进的一些企业,他们实际上建立起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够在更多的市场区域里面应用,那么它就可以获得规模的效益。当然,我们也发现如果规模覆盖的城市过多的时候,也会出现规模效应递减的问题,因为随着区域金融程度的增加,管理层次也在越来越复杂,那么他决策的效率或者监管的力度也会变得弱化,也有些这方面的劣势。但是总体上来说,大家看到的还是规模扩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所以这是第二个逻辑。这些领先的企业在区域布局与扩张当中,首先要立足本地的市场,接下来确立跨区域拓展的目标,选择可以进入的新的核心城市,然后以多个跨区域的核心城市为中心,实现全国范围的布局。以长三角、珠三角、黄渤海、东部地区等区域战略。
刚才我提到的,过分的这种区域的扩张,实际上是存在风险的。首先你要想向三四线城市扩展,要有深耕的一二线城市的依托,慎重的进行跳跃式的扩展。第二,区域布局拓展要跟品牌策略相契合。第三,区域的布局拓展要跟企业的产品经营策略相契合。实际上这里边,尤其是在调控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扩张来增加储备,或者是进入一些层级比较低的市场区域快速的实现项目的开发建设,快速实现资金的周转等等。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也是存在着风险。
从前面介绍里边可以看得出来,中部地区或者中小型的房企,是不是还有发展空间?因为前边可以说主要的房产企业在不断的向二三级、三四级市场渗透,市场份额在不断的提升,当然我们说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要思考和防范的风险。中部区域或者中小型房企它的发展空间在哪些地方呢?不论从价值链还是从开发的量来看,大型的房企不可能覆盖100%,实际上留下来的空间仍然还是巨大的。另外我们说房地产市场,说到底还是一个地区性的市场,虽然我们说在目前这样一个市场环境条件下,因为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然后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变得顺畅,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实际上房产是一个地区性的业务的本质特征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实际上未必大的企业进入到一个特定的城市里面去,就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实际上中小型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存在很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