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我们看中部的发展给房地产企业所带来的机会,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怎么去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这里面,关于中部地区崛起也有一些说法,重点推进若干个城市群,这里面就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实际上通过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现在发现一线城市人的数量、资本的数量、各种资源的数量过分的集中,实际上给这些城市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怎么去促进城市间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是我们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也是我们实现健康的城市化,包括质量的城市化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过去因为我们的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不均衡,所以导致各种资源向明星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过渡聚集,现在大家普遍感到促进城市均衡发展,实际上是缓解当前在明星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住房压力,尤其是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的重要途径。从大的战略上来看,我们希望中小型的城市、中西部的区域要提高承载力,承载更多的人和资源。
另外,从中部城市当前的特点来看,总体上来说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发展速度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的阶段已经过去,而在中西部实际上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快于一线城市,中部的城市化率发展速度,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的数量,或者说比例要超过东部城市。这里面有一个表,这个数据,湖南的没找到,前面专家讲了,湖南城镇化水平大概在40%—42%之间。但是,2010年和2020年十年增加的百分点数,中部这些省份到15%左右,全国是13%,北京、天津已经没多少空间了,上海的城镇化率已经到了89%,空间很小。刚才听张民耕先生说,长沙市的城市化率大概达到70%,实际上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有更大的空间。
另外一个问题,中部应该如何发展不一样的城市化?这也是主办方给我提的问题。应该以城市群的发展为依托,然后区域内的城市均衡发展,相互依托,功能互补。实际上,城市群应该是有机理,有城市的机理在里面,过去比较多的在集权的管理模式下,使城市蔓延。新型都市化建设,为了解决城市的问题,应该要适当的考虑城市边界,但在区域里面有不同的城市,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候大家经常说洛杉矶,洛杉矶实际上是一个由200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化区域,而不是一个洛杉矶一个城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我们的发展机会应该还是非常的广阔。实际上我们从联合国对于城镇化城镇化发展、住房建设关系的图可以看出来,红线是OCED,经贸组织发展中国家的一线曲线,在这个过程中红线是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底下是住房投资增长速度,在GDP当中占的比重,住房投资在GDP当中占的比重,看到即使是在城镇化的水平达到50%以后,仍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住房的投资的水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房地产的资产价值的提升,也是随着收入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前面的专家说过,如果能够达到65%、70%的目标,大家可以想像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实际上中国和美国很相似,其实我们有非常大的互利,区域的一种空间,像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是从东北部开始,然后到中西部,然后到西部到南部,现在又回到东北部,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我们中国实际上也差不多是这样,先是在东部发展起来,然后再向中部、西部延伸,实际上反过来以后,中西部发展好了以后,东部又开始改造了,实际上整个房地产业务应该是有序的需求。过去十年、未来十年怎么样,房地产只要有人就需要入住的空间,需要生产生活的空间,需要交往的空间,房地产行业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空间,维护这样一种空间的行业、产业,所以大家说它的有序需求的特征,我看不到哪天这个行业就去掉了,没有看到这样的理由。
另外,从中部城市目前的市场发展水平来看,总体上说,中部城市的房价增长水平是比较低的,跟房价收入比的水平也是比较低的,跟一线城市比,中部城市的住房可持续性更好,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长沙已经7.1倍了,联合国是三到四倍,四到六倍,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展开讲,我们做过一些研究,因为我们收入的界定非常不准确,我们可承受的房价比应该在十到十二倍的水平。我们跟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调查的人也了解,实际上他们现在所了解到的收入,实际上是工薪阶层的收入、高端的人群收入,统计不是很明显的统计。像二线、三线,房地产研究室也做了一个几个城市的房价监测,目前没有公开给大家看。在我们那个指数里面,按理说是中部,但实际上还是西部,再其次是中部,也就是说中部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相对来说还比西部的城市要平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可支付性都还有一些比较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