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魔困扰下,第三季商铺成交放缓,令整体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录得1490宗及97.5亿元,较第二季分别下跌18.8%及21.7%。美联预期,第四季商铺市道将会好转。
涉1490宗97.5亿
美联集团铺位部营业董事卢展豪表示,今年第三季商铺物业交投由第二季1836宗下跌至1490宗,跌幅约18.8%。至于金额方面,由124.5亿元减至97.5亿元,回落21.7%。虽然如此,但若与去年同期比较,本年第三季注册量及金额均较当时分别高出53.5%及44.7%。
他指出,第三季按月比较则录得逐步回升情况。据资料显示,商铺买卖注册量连升两个月,由7月份459宗逐步增加至9月份535宗。此外,受圣诞节日的带动下,相信第四季商铺市道将会逐步转好。
元朗占330宗居首
虽然第三季成交金额减少,但仍录得5宗逾亿元买卖成交。当中最大额的是铜锣湾伊利莎伯大厦一篮子项目,涉及金额高达14.8亿元,而另一宗则为铜锣湾启超道16号与恩平道交界地铺以2.28亿元转售。
若以地区划分,第三季元朗区商铺买卖最多,达330宗,占整体交投约22.1%。主要是因为该区嘉广场分拆铺位出售,导致该区第三季交投最多。至于第二位的深水土步区则有169宗,主要是因为该两区均有商场拆售,数字远高于商铺核心区尖沙咀96宗、旺角36宗及铜锣湾26宗。
期内,确认人注册量亦录得跌幅,仅录得67宗,较第二季202宗大幅回落66.8%,亦较去年同期69宗微跌2.9%,至于涉及确认人的金额亦由11.1亿元减至6.7亿元,减少39.6%。
(作者:周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