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 佳
央行最近一次公开市场操作正回购资金50亿元,本次正回购成交金额仅为上周的四分之一。专家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银行资金的过高流动性可能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结合近期宏观经济情况以及相关市场等显露出来的一些迹象,很多业内人士预期加息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方面,长期通胀的趋势减弱,一些行业过度投资热得到控制。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央行是否提高利率取决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状况。而目前的种种状况均表明我国发生长期通胀的趋势正在减弱,过度投资的现象正得到控制。
在前期投资过热的钢铁行业,宏观调控、遏制过热行业过度投资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初步显现。从3月中旬以来,钢铁价格开始明显走软,近期还表现出加速下滑的态势。此外,水泥的价格也出现了下跌的趋势。我国本轮的通胀主要是由钢铁、水泥等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引起的,而这些上游产品价格的下跌又无疑会带动下游产品价格的下降。另外,钢铁、水泥价格的下落会大幅降低该行业利润,直接促使该行业投资热度降低。
另一受调控的行业——房地产业投资过热的现象也得到了控制。许多房地产商已经感受到了紧缩政策给其项目融资所带来的困难。在第七届科博会上,总部经济的总经理许为平就坦言:“现在银行对贷款控制越来越严,想从银行取得贷款真的很难。”三大部委严控九大行业信贷以及商业银行上收放贷权、严控贷款风险等措施已经在房地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日前,货币委员会委员李扬表示,今年下半年,迟则明年上半年,物价上涨的趋势将会发生逆转。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从我国目前资金供给相对过剩以及我国本外币还存在较大利差来看,加息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金融体系流动性被收紧,货币信贷得到控制。
在央行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示今后将适当收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次央行正回购操作成交金额仅为上周的四分之一,并且上周正回购操作成交金额较其前一次正回购操作减少了50%,这反映商业银行的多余流动性正在逐步得到控制。
我们从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4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余额为18.12万亿元,增长20.4%,增幅与上月基本持平。说明我国4月份贷款增长速度高位趋稳,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已经开始得到控制。
到本周为止,央行票据已经连续三周获得了足额发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于央行加息的预期正在逐渐退去。正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电视电话会议上说的:“前四个月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和有效的,整个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央行对是否再动用“加息”这一最后可供使用的调控工具,估计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