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所现状看若干地产商的社会危害
会所目前已经是高档社区的标志性符号,会所的档次和规模又成为社区价格和档次的一面镜子,但是,对于会所目前的日趋高档化发展走向,以及高档会所经营日趋艰难的现状,笔者深感忧虑。以下为笔者几点浅见,供业内人士拍砖。
第一、会所发展现状
1、 会所的组成部分
1) 基本部分:娱乐、休闲功能性项目,如棋牌室、健身房、麻将室、乒乓球室、游泳池等,包括部分泛会所内容。
2) 主题部分:区别于其他项目的主题功能,如茶吧、书吧、体育会所、文化会所、音乐会所、公园会所等,具体案例有广州奥园的高尔夫会所、金地香蜜山的网球馆会所等。
2、 会所的经营现状
1)会所功能:会所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业主一个内部的休闲娱乐空间,增加楼盘在居住之外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楼盘的销售业绩和生活质素。但是在项目运做前期,基于销售因素的考虑,大多会所在为满足销售“卖相”的问题,一般设计夸大,片面追求档次和规模,解决销售道具的短期目标的同时,为经营增加不小难度。
2)会所经营:目前会所的经营方有两类,一是开发商自己经营,二为物业公司代理经营。两者一般均不具备商业物业经营经验,面对庞大的会所,于是出现大面积的功能闲置、服务不到位,由于设计和业态定位问题,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会所在开发商交房后,已经逐步成为与现代化社区格格不入的商业怪胎。据了解,全国住宅类会所经营亏损面达80%以上,经营最好的深圳这个数字为70%左右。
案例(长沙):
1、盛极一时的亚华香舍会所,建筑面积2400平米,包括酒吧、餐厅、活动室、游泳池等高档配套,但是由于会所设计在小区内,不挨马路,目前看来,经营严重不足,撇除发展商垫资维持因素,亏损已成事实。
2、热销星城的麓山别墅项目,会所建筑面积3000平米,但是在业态设计上抛弃业主高学历、中年人居多的主要特征,居然设计了大型室内篮球场,笔者深深为其以后的经营管理扼腕。
第二、原因分析
1、发展商的短期行为
1) 追求短期利益的形象工程;
2) 缺乏前瞻性的业态定位;
2、代理商的原罪
1) 片面追求销售进度的形象工程教唆者;
2) 促进销售的价格杠杆和销售道具;
3) 规划设计中的理想主义错误导致,如社区内会所在经营难度上的酷疾。
3、城市规划的忧患
1) 规划中公摊的模糊性,使会所成为开发商增加边际收益的重要工具。目前,对于会所建筑公摊与容积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的纠纷,正在增加。主管部门的司法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
2) 城市片区商业规划对住宅会所功能监督指导的缺位,导致开发商为所欲为并助长短期利益,以致于一个片区出现若干个规模相当的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会所配套,并与政府公共商业设施形成重复建设。
第三、解决方案
1、会所设计与项目定位结合,不宜贪大求多;
改变大马拉小车会所,如小社区配大会所,或者中低档配高档会所,政府规划部门在会所建筑面积方面应该有所界定。
2、设会所计与片区规划结合,不宜闭门造车;
同样是主管部门的职责,片区发展规划和住宅会所规划相结合,改变开发商为销售住宅为目的,闭门造车造会所,提高住宅销售价格,转嫁“花瓶”会所成本的做法。
3、会所设计以市场行为为目标,不宜孤芳自赏。
结合项目客户需求以及周边配套,有目的的设计会所定位,为会所将来经营作好准备。
4、会所商业定位应该因时而变。
以商业业态定位的弹性变化为依据,在建筑设计方面提前预留空间,提供分割和改造的结构。
5、会所经营应该专业化管理。
会所本质上是商业住宅,商业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专业组织经营,目前会所经营处于初级萌芽状态,但是随着住宅业的大面积上市,因会所亏损随之而来的经营问题即将到来。专业化经营会所正在成为房地产业内人士和管理界的主要话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会所的销售“花瓶”功能,反映出房地产发展的不规范,消费者的不理性,以及政府主管机构的不到位。而促成“花瓶”会所的始作俑者,笔者以为,非策划人员,尤其是销售策划人员莫属。所以,当我们策划某个会所规模档次为销售提供卖相的时候,不要使自己成为觉醒后的业主的“千夫指”。
备注:深圳房地产规划以会所豪华名扬国内,笔者注意到,金地香蜜山网球会所已经基本纳入经营和周边配套,值得肯定;但是大多数会所的功能定位,均离不开单纯的销售目的。
(文:德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