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装房监管程序亟需规范、立法
对于当前精装房市场上大量存在的质量问题,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精装房近两年来才推开,属于实验阶段,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精准的国家标准,因此虽然都是‘精装房’,但每个企业做的档次都不一样,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是参差不齐。”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表示,精装房装成什么风格、选择什么材料,完全由开发商、装修商自己来定,而即使单一材料的环保指标达到了,集合在一间房子后容易达不到标准;其次容易出现的问题则是材料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最后还有装修的工程质量。
有律师表示,立法空白同样也是加剧精装房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从样板间合同法的角度来说就是凭样本买卖,你是物交付必须和样本一模一样。只不过我们现在的立法,对装修装饰的立法不完善,所以导致消费者凭样板间购买以后产生很多的纠纷。而检测机构出来的这个数据和鉴定机关出的鉴定结论,是甲方乙方第三方委托的,那么可能这个数字是客观的。我们没有立法,事前不检也没有什么责任。”
出现问题后,由于缺乏认定和赔偿的相应标准,又导致了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目前有关精装房的验收还没有一套强制性的规定或国标,现在通常做法是谁开发谁验收,然后报批备案,开发商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身份,明显不合理。”一业内人士表示。
所以,取消预售机制被认为是解决精装房问题的方式之一:期房销售,很多开发商做样板间的时候他的大采购还没有完成,真正的品牌还没有定下来。如果取消了预售制度和全世界接轨了,卖现房,装修问题,样板间问题也就都可以解决了。
业主:可通过五条途径维权
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透露,带有强制性的新建住宅精装修质量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出台。据了解,目前报到住建部标准司的送审稿将具体规定到墙面、地面、防水、门窗等精装各分部分项,厨卫精装标准也进行了明确指定。
该标准规定,将从两个阶段介入精装验收,一是在主体工程完工后、装修公司进场前,进行交接层面的验收,以保证装修基层和部品部件的衔接。这一阶段将有住宅开发方、装修公司等多方面介入。第二阶段的验收则是对精装工程的最后验收。相关标准规定也更为细致。另外,标准规定精装验收将逐套入户进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中心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该标准属于国家标准,带有强制的性质,而非推荐标准。
需提醒购房者的是,如遇精装房质量问题,业主可通过五条途径维权:一、发现问题后首先要同开发商协商,成本最低的就是此条渠道,和经营商直接沟通,达成和解;二、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协商和解不成,对消费者来说第二条渠道是最优化的;三、找负责的行政主管机关,房子问题,可直接到住建委的执法局投诉;四、根据原先的约定仲裁,根据双方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约定,请有关部门帮忙仲裁;五、到人民法院起诉,请律师起诉开发商,如果问题比较普遍,可以联合其他业主一起请律师起诉。
更多详情点击进入【行业警示】栏目
点击进入【企业信用】栏目进行投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