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形势,我来发表几点看法。
第一,当前房地产市场有没有什么利好?有没有那么悲观?我个人认为也不见得那么悲观。有几个看法,首先,房地产市场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也就是说事实上,过去黄金十年的房地产开发,大家没有顾忌太多社会的因素,只拼命自己赚钱,现在更多的社会因素摆在我们房地产开发面前,我们房地产商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节能建筑,比如说养老建筑,比如说旅游休闲地产开发等等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来帮助政府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第二个就是根据经济学本身的规律,当这个城市化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房地产进入第二个开发阶段,他趋于一个平稳的阶段,平稳并不是讲下滑和崩盘,它是要裁掉一些开发商,我认为可能就是裁掉的大企业。大企业会比小房地产开发商遭遇更多的麻烦,因为他们量太大,规模太大。对于大开发商需要考虑,未来还允许开发两千万平方米的大盘么?未来银行还愿意支持上千亿的贷款么?未来消费者还会一口气瞬间买下你们一百万平米、两百万平米的房子么?像这样规模很大气的楼盘,在短期内要销房是非常艰难的,这就是当前大开发商面临的考验。而过去呢?只要你建的房子不倒,一定有人买。所以,不要讥笑中小开发商,他们可能熬到最后,他们手上没有楼盘的人或许能够躲过这一灾难,而有大量面积没有销的人,如果下滑的速度太高,他们面临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当然我们不做这样的预判,可能形势还好,我认为这个产业还是具有持续发展的很多的机遇。比如说休闲地产、养老地产以及城市化改造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发展的机遇,但是不要以为这种发展会像过去那种形态的发展,或者说政府拿出政策支持你发展,那是不可能的,你必须通过市场的博弈来获胜,我要特别提醒大房地产商的是,做强将不再是规模而是质量。
我们前面说房地产有一些问题,但是机会也很多,这个机会就是我们中国还是持续在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远没有满足我们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需求当然是居住,欲望就是改善性住房,就是高档住房。很多的学术界,论坛上我们也看到过,说中国的房子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年,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如果假设房子是大家所说的三十年的话,我们已经过了十五年了,很快就会拆房子了,这个也是机遇。
第二,我来谈谈关于谁对房子降价高兴,谁愿意房子涨价的问题。的确如果房地产规模大幅度下滑,损害的资产是相当大的。因为所有的房子在业主持有的环节已经占中国百分之六十七十的家庭资产,按照经济学家来说就是房地产这一波就是中国最大的杠杆财富。就是借着别人的钱来撬动自己的财富,只要这个杠杆去掉,有多少人会陷入这个财富的陷阱。所以从整个宏观角度来讲,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会让房地产来过于折损我们的资产。另外给大家一个信心,关于住房养老,中央今年会颁布一个条例,这个条例的基础一个是养老群体的增加,第二个,我们现在的养老金所占的家庭财富其实不到百分之二十,那么主要是房地产占据了我们的家庭资产。中央这个条例就是要把我们个人的资产转变为养老资产。大家持有房子依然是最主要的家庭资产,购买的热情还是会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只是说比过去稍稍平静平静。
相关新闻及更多精彩观点汇总: